別忽略投資型保單健診 「保障、投資績效」應分別檢視2015-02-25

據統計,台灣每人平均擁有2.4張保單,而近年來「投資型保單」的銷售量更是直逼「傳統型保單」,每5人就有1人購買投資型保單。雖然投資型保單的普及率愈來愈高,許多保戶在購買投資型保單後,卻很少檢視保單,即使有心想做保單健診,也不知道該如何下手。第一金人壽總經理林元輝表示,保戶應該要將投資型保單分成「保障」與「投資績效」兩大區塊來檢視,運用傳統型保單的檢視原則、建立停利停損的投資概念,並依照人生階段的不同,動態調整保單內容,便能做好投資型保險的風險守門員。

有別於傳統保單,投資型保險兼具「保障」與「投資」的功能,如果民眾當初是以投資型保單規畫「人身保障」,就應該遵循傳統保單的檢視原則:(1)衡量家庭責任增加時,可能產生的保障缺口有多少(如:房車貸、子女教育金),至少將保額提高到收入的5-10倍(2)評估家庭的收支情形,年繳保費控制在年收入的10%左右。林元輝表示,當覺得保障不足夠的時候,運用投資型保單「彈性調整保障額度」的特色,就能輕鬆拉高保障額度,這是與傳統型保單比較不同的地方;如果需要增加醫療方面的保障,亦可運用投資型保單的帳戶型附約來補足癌症、重大疾病、住院日額或意外傷害等保障缺口。

至於投資型保單中的「投資績效」,保戶不妨從每年年初由保險公司寄出的「投資年報」開始檢視,並建立「停損停利」的概念,來設置投資標的虧損與獲利的最大範圍,可以試問自己:「當投資標的虧損多少該採取補救行動?報酬率成長到多少應贖回?」當保戶事前作好停損停利的防護措施,就能夠避免投資報酬率浮動範圍過大時,對帳戶價值造成的衝擊,進而影響保單的保險金額。舉例來說,當投資報酬率低過-15%,且持續虧損時,建議可先參閱年報中的基金清單,了解標的連結之產業或商品未來是否有發展性,並諮詢專家意見後,再決定是否轉換標的或是逢低加碼投資(停損); 若報酬率高過預期值+15%時,保戶不妨可以採取部分贖回(停利),並視情況將獲利投入其他投資工具中,提升財源運用效能。

除了停損停利的對應行動,保戶也應該依階段性目標,調整投資標的的配置組合,例如:35-45歲男性,正值收入豐厚、負有家庭責任的人生階段,可以配置「成長型」基金標的,並採70:30的股債比例(股票比例愈高風險愈高);隨著年齡增長,面對即將到來的退休生活,最好將基金投資的配置由「積極」轉為「穩健」,以免突如其來的市場風險打亂了原有的退休規劃。假如自己是屬於對於投資市場不熟悉、也沒有多餘時間研究投資標的的人,則建議利用「類全委保單」累積財富;以第一金人壽富貴臨門專案為例,保戶可透過投信公司的專家代操服務,使投入的資金獲得最佳運用,且保戶可以提前將提減撥回金(當月提撥率0.5%,年化撥回率達6%)落袋為安,也可另外儲存作為退休後的生活娛樂金。

林元輝呼籲,保戶在購買任何一種保單後,都必須養成每年至少檢視一次的好習慣,唯有用正確的風險管理觀念檢視保單的內容與狀態,才能讓自己或是家庭隨時擁有健全完整的保障,避免資產受到風險的衝擊,甚至進一步獲利,創造財富。

※保單檢視要點:傳統型 vs 投資型

傳統型保單

檢視目的 : 確保保障充足

檢視頻率 : 建議每年一次

檢視時機 : 有保障需求時

調整方式 : 調整保額

投資型保單

檢視目的 :

1.確保保障充足

2.追蹤投資績效,適時分散風險

檢視頻率 : 每年或每季一次

檢視時機 :

1.有保障需求時

2.景氣轉換,面對利率、匯率變動等市場風險時

調整方式 :

1.彈性調整保額

2.依階段性目標,調整投資組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