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巢媽媽重心翻轉 「瞻前顧後」打理自己的幸福2017-05-03

不少職業婦女年輕時為家庭付出,長年來肩負兩頭燒的母親角色,到了50-55歲,子女紛紛獨立離家,就像鳥兒離巢一樣,母親的角色不再是生活的重點。相較於年輕時的奔波忙碌,處於空巢期的職業婦女們,有了較多的時間與精力,就該回過頭來為自己「瞻前顧後」-檢視年輕時保障內容的適妥性,以及如何運用保險,全面加強醫療、財務保障,幫自己預約人生下半場的幸福生活。

保障重心移轉 調整既有的保險結構

第一金人壽總經理林元輝表示,子女年幼時,雙薪家庭需要的壽險保障是為了在事故發生後,能夠提供家人經濟後盾,因此保額動輒數百萬元,然而隨著子女有了謀生能力,貸款也幾乎繳清,空巢家庭的壽險額度可以適度調整,維持基本的保障額度即可。另一方面,如果以往的健康險規劃,只有住院日額、實支實付等較基本的保障,不妨加強重大疾病險、癌症險的防護,規劃重點除了要能分攤80%的醫療花費之外,最好也能提供療養費用的補助,具有一次性給付的重大疾病或癌症險,就是不錯的選擇。舉例來說,陳小姐投保第一金人壽全新防癌專案,保額100萬元,經醫生確診罹患乳癌時,可ㄧ次領取100萬元的侵襲性癌症保險金,陳小姐可用這筆錢給付70萬元的標把藥物費用,並運用剩餘的30萬元,購買營養補給品和醫療用品,得到及時且足額的幫助。

確保未來 以年金險抵擋長壽風險

儘管處於空巢期,這時期的媽媽卻擁有相對充足的資金進行退休金規劃,尤其女性平均餘命已高達83.6歲,換句話說,女性在65歲退休後至少需要準備將近20年的退休生活金,才能掌握人生下半場的生活品質。林元輝建議活到老、領到老的「年金險」,非常適合女性用來抵擋長壽風險;以50歲的女性為例,建議可從50歲開始投保第一金人壽快活發發年金專案,先投入首期保險費20萬元,每月再定期定額繳存3萬元,假設報酬率4%,計畫在65歲開始領取年金,保戶每年可領取約317,467元,換算下來,每月可擁有26,456元的生活津貼,最高可領至110歲。

補足退休金缺口以後,如行有餘力,再規劃長照險。一旦失智或失能,每年就必須支出36-60萬元的看護費、日常用品費15萬元,而以衛福部推估7.2年的照顧期間來看,長照險的分期保險金須覆蓋至少10年,才足以支撐完整的照顧。以投保保額3萬元的第一金人壽「照護九九」保障專案為例,當醫師診斷符合契約約定之「長期照顧狀態」時,即可在第一年同時領取長期照顧一次保險金36萬元(保額的12倍),以及長期照顧分期保險金36萬元(保額的12倍),如果隔年仍持續符合長期照顧狀態,每年可再領取36萬元的分期保險金,最高可達16年,有了長照險做為支撐,便可以大幅減輕家人經濟負擔。

及早補缺口 掌握黃金投保期

林元輝提醒,50歲以後是「三高」的好發期,如在投保前已確診、留下病史,投保健康險時可能會有所限制,因此建議體況良好時,要及早補足醫療缺口;如已經留有病歷,可能影響健康險投保條件,此時可以考慮不受體況影響的年金險,定期投入資金來建立醫療帳戶,一旦疾病發生時,可利用帳戶價值金補償醫療費用,彌補健康險的不足。

*各險種配置重點:兩頭燒媽媽/空巢媽媽

兩頭燒媽媽

壽險:

- 當事故發生時,可提供家庭經濟支援,額度較高。

- 身故保險金可協助家人償付貸款債務、子女教與費用及照顧家人生活。

年金險:

- 以變額年金來說,每月2~3,000小額累積,奠定退休金的基礎。

健康險

- 即便家庭花費高,仍須擁有基本醫療險,才不會在意外發生時,因醫療費用而拖垮家庭財務。

空巢媽媽

壽險:

- 維持適當的保障額度即可。

年金險:

- 家庭經濟壓力減輕後,可適時單筆投入,加上較高金額的定期定額,掌握10-15年累積期,迅速完成退休金的準備。

- 可作為醫療帳戶或退休金帳戶

健康險:

- 為避免成為配偶、子女負擔,補足重大疾病、癌症及長看險,降低高額醫療費衝擊。

- 子女獨立離巢,媽媽需要更加自主,擁有足額保障,才能讓老後有尊嚴。